12月3日,《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制定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市委《建议》)发布,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围绕市委《建议》,下一步我市各项工作将如何开展?今日起,重庆日报推出系列报道,邀请市级部门、区县主要负责人及专家学者,谈认识、谈思考、谈打算。
日前召开的中共重庆市委五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市委《建议》。全会强调,要围绕市委《建议》部署,抓紧制定《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编制好各专项规划、区县规划。
《规划纲要》将如何制定目标指标?怎样细化战略任务?如何推动规划有效实施?12月3日,重庆日报记者对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董建国进行了专访。
重庆日报:市委五届九次全会和市委《建议》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董建国:市委五届九次全会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行动指南,在国家发展大格局大战略中找定位、谋发展,体现了重庆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擘画了重庆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宏伟蓝图,展示了重庆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的使命担当,吹响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勇向前的冲锋号,极大地鼓舞了全市人民乘势而上、开拓奋进的信心和决心。
全会审议通过的市委《建议》,是做好我市《规划纲要》编制工作的基本遵循。市发展改革委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市委五届九次全会精神,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求,高质量编制并实施好《规划纲要》。
重庆日报:市委《建议》提出二○三五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规划纲要》将如何细化落实?
董建国:市委《建议》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发展提出的重要指示要求,充分考虑我市发展阶段性特征和未来发展支撑条件,提出了到二○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并围绕高质量发展实现重大突破、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长足进步、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明显提高、治理效能达到更高水平,进一步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在《规划纲要》编制过程中,要予以量化、细化落实,科学制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指标。一是锚定二○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作出“十四五”发展的阶段性安排。二是体现高质量发展主题,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作充分衔接。三是体现对标对表,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发展提出的重要指示要求,全面对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主要指标,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要求,结合全市发展实际,按照易统计、能检查、能考核的原则,科学提出一批统计基础扎实、最具有代表性指标。
重庆日报:《规划纲要》重点从哪些方面深化细化落实市委《建议》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董建国:在《规划纲要》编制中,我们将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为统领,聚焦“十四五”时期短板最突出、需要最迫切领域,深化细化为清晰可操作、富有“含金量”的11项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推动关键领域加快实现突破。
一是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推进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加快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培育战略科技力量,优化创新生态,打造成为更多重大科技成果诞生地和全国重要的创新策源地。
二是壮大现代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三是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依托强大国内市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着力探索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
四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一区两群”协调发展,以交通为重点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立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促进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
五是大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六是加快文化强市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不断提高我市文化软实力。
七是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八是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坚持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倒逼深层次改革,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全方位开放发展,在西部改革开放中发挥带动作用。
九是提升市民教育和健康水平。把提升市民素质放在突出重要位置,加大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补短板力度,加快构建更高水平的教育体系、健康体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十是提升社会建设水平。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十一是筑牢安全发展底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全力维护国家安全,突出抓好经济安全,切实保障公共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重庆日报:我市将从哪些方面入手,推动市委《建议》落地落实?
董建国:重大政策、重大改革举措、重大工程项目是推动市委《建议》落地落实的关键。《规划纲要》编制过程中,要将市委《建议》明确的目标任务转化为具体政策、改革举措和工程项目,事项化、项目化、清单化推进落实。
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构建发展规划、财政、金融、产业、投资、消费、区域等政策体系,制定完善土地、人口、环境、社会等公共政策,强化政策间协调配合,形成政策合力。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等研究提出一批重大改革举措,更加注重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快科技创新、综合交通、生态环保、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等领域补短板,加强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锻长板,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库,滚动实施、压茬推进。
重庆日报:为切实保障市委决策部署有效实施,我市将如何完善《规划纲要》的实施机制?
董建国:“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规划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必须坚持党对规划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推动规划实施的强大合力,将美好蓝图切实转化为发展实效。
一是健全统一规划体系。要加快建立以《规划纲要》为统领,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为支撑,由市、区县规划共同组成,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推进各级各类规划同步部署、同步研究、同步编制、相互衔接。
二是完善规划实施机制。要做好《规划纲要》任务分解,强化年度计划与《规划纲要》的衔接落实,不断健全规划年度监测、中期评估、总结评估、动态调整和修订、监督考核等实施机制。动员各方面力量落实好规划任务,确保规划目标顺利完成。